游戏王中的古埃及学

之前说的下一篇想写游戏王中的古埃及学……与其说是古埃及学不如说是古埃及神学。鉴于我的最大体会就是你无法在只读神话故事的情况下理解古埃及神学,因此在标题中把范围稍微扩大了一点。

笔者完全业余且精力有限,大部分内容截取自古埃及学中与原作使用环境相关的部分,必然存在不全面或难以理解的地方。想要详细了解请查阅文末参考列表或其他权威资料。

本文主要内容基于《游☆戏☆王》原作,包括:

  • 单行本全38卷
  • 文库版全22卷

此外还可能涉及到以下内容作为信息补充和闲谈:

  • 动画《游☆戏☆王决斗怪兽》
  • 角色导论《真理的福音》
  • 角色导论《千年之书》
  • 剧场版《游☆戏☆王 THE DARK SIDE OF DIMENSIONS》
  • 其他相关采访
  • KONAMI衍生游戏

由于原作在神学以外的方面(例如衣食住行)的投入并不多,加上我也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基本不会涉及服装礼仪骑马之类的内容,想了解日常生活的人可以去玩刺客信条起源(育碧什么时候给我广告费)。

为什么头像是这个?

因为我懒得画新图。

2020年10月追记:

补充了各词条的原作截图以及千年之书中的食物名称。因为各版本翻译在古埃及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使用日文原版。

以下所有漫画截图和台词©高橋和希/集英社,中文部分©浙江人美©东立©大然文化。剧场版截图©劇場版遊戯王製作委員会 2016。

如果你对以上内容较为熟悉或者不喜欢看图,请点击此处隐藏所有引用段落

例:点击后此段会被隐藏。

更新记录:

2021.2:从相册里找到美版SJ那个Q&A了,我牛逼!
2020.11:Spirit刻度、被封印的记忆截图、阿莱斯特(汉字顺序(ry…)
2020.10:引用段落、外链、阿拉伯语食物名、决斗链接咒文tag
2018.12:红白王冠的蛇、牛角日轮、鹰翼日轮、阿顿的神殿、仪式

荷鲁斯之眼/乌加特眼

乌加特眼通过战斗仪式鉴证灵魂的真实(本质)。

——遊闘338 闘いの儀

根据金字塔铭文的记录,在荷鲁斯与塞特的王权争夺中,塞特挖出了荷鲁斯的眼睛。因此荷鲁斯的眼睛治愈之后,单数形式的荷鲁斯之眼成为了健全与完美的象征。荷鲁斯之眼的含义相当丰富,例如力量、王权、保护、净化等等。

一上来就得讲这么复杂的故事吗……

严谨地说,是塞特和荷鲁斯的争斗中发生了什么使荷鲁斯的眼睛受到了影响失去力量,治愈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托特或哈托尔用羚羊奶或者唾液治疗……这事能讲至少二十页。

此外存在一个日本独有的说法,荷鲁斯的左眼被挖出来后漫游埃及,在旅行中获得了各种各样的智慧。具体出处不明。金字塔铭文中,托特找到了飞出去的左眼,荷鲁斯之眼借由与托特的联系成为智慧的象征。但漫游埃及……

作中的乌加特眼和这些都没什么关系所以算了吧。

按照出场时间顺序,第一个梗显然是连载第一话表纸的千年积木上的荷鲁斯之眼了。

虽然按照一般习惯称呼为荷鲁斯之眼的情况比较多,作中使用的名字是乌加特眼,符号则设计成了轴对称的形状。虽然荷鲁斯之眼是常见埃及元素,游戏王的这个设计还是相当有辨识度的。

除了千年神器和黄金箱以外,冥界的神殿中的门上刻着乌加特眼,作用是守护冥界之门,看透王的灵魂的本质(这个功能与其说荷鲁斯之眼倒不如说是全知之眼)。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中的乌加特眼代表着与冥界的联系。

三角形加上正中央的眼睛,其实这是光明会吧……

生命之符

——遊闘1 神のパズル

最开始暗游戏袖口上戴着的东西,也是千年钥匙和死者苏生。古埃及文中表示生命的符号。千年钥匙的英文名就是Millennium Ankh。

生命之符实在太常见了没什么好讲的……下一条。

DSoD中普拉纳成员身上也全部有生命之符的装饰,这个放到之后再说吧。

塞特

SJ:除了“游戏”以外,主要角色们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吗?
高桥:“城之内”的第一个音节“JO”取自“友情”。海马的名字“濑人”基于古埃及的塞特神。

——美版Shonen Jump 2003 issue 2

(他的名字取自古埃及神话中出场的塞特神,或许在那个阶段他就背负上了成为主角的好对手的命运。)

——文库版第2卷后记

连载期采访和文库版后记中都说过,海马濑人的名字取自塞特神。

混沌、力量、风暴、沙漠之神。也曾被等同于赫梯的风暴之神和希腊的风暴之神提丰。由于希腊语的缘故有时会被写作Seth,实际上是stẖ三个音节。
古埃及文献中塞特通常是负面形象,不过由于多神教的性质,塞特也曾多次出现在王室崇拜内。
最广为人知的故事还是荷鲁斯与塞特的王权争夺。

最广为人知的还是普鲁塔克的那个版本呢……

荷鲁斯和塞特的冲突代表着这两种崇拜的矛盾。原本王权争夺的故事有两种体系,荷鲁斯和塞特是兄弟,以及奥西里斯和塞特是兄弟。
为了强调君主也就是荷鲁斯的至高无上以及王权的合理性,让塞特在谋害奥西里斯的情况下又与荷鲁斯争斗,塞特成为了荷鲁斯的叔叔。

279话中有荷鲁斯形态的法老的雕像,游戏王中应该还是使用了部分兄弟的体系吧。

并且也找了个叔叔做BOSS。

由于大家喜闻乐见的莴苣(生菜)以及那句How beautiful are thy buttocks,塞特成为了古埃及同性文化论述的常客。虽然古埃及人大概会觉得我不是我没有。

死者之书

——遊闘13 エジプトから来たおとこ〈前編〉

你知道死者之书psychostasia第一百二十五章“最后的审判”的场景吧。
这就是那杆“测量真理的天秤”

“最后的审判”,在冥界的王奥西里斯面前,对死者生前的行为进行“灵魂审判”……
天秤的一边放置“真实玛特的羽毛”,另一边则是死者的心脏(意为灵魂),裁定罪行……
如果审判结果是“罪行”比“真实玛特的羽毛”重,死者就会成为怪物阿米特的饵食……

——遊闘13 エジプトから来たおとこ〈前編〉

那些是侍奉古埃及法老的魔术师们为了审判“挖掘王墓盗取财宝的罪人”而创造出的东西……《Pire-em-hrou之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遊闘14 エジプトからきたおとこ〈後編〉

夏迪初登场的13话中美术馆的展品。作中对死者之书的介绍已经很清楚了,第125章是“死者的审判”,用玛特的羽毛称量死者的心脏,比羽毛重的心脏会被阿米特(纸莎草蹲在阿努比斯旁边的那位)吃掉,也就是第二次死亡。

根据夏迪和马利克所说,作中的死者之书还记载了“古代的魔术师们用千年神器审判盗墓者”“三张神卡是王的证明”之类的内容。

13话画出的纸莎草是Papyrus of Hunefer(第十九王朝的书记员,塞提一世的管理人),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和阿尼的纸莎草同为有名的死者之书版本。

第125章的主要内容是向神声明自己没有犯下罪过,并且绘有称量心脏、面见奥西里斯的插图。

顺带一提,称量心脏是因为古埃及人认为生前记忆在心脏中,因此通过称量心脏审判生前行为。

千年积木的确很像心脏的替代品。

夏迪台词中的“死者之书”出现了“psychostasia(称量灵魂)”这个古希腊语注音,估计是因为JOJO里是这么写的。但是JOJO又为什么要用希腊语标注古埃及概念呢……为什么拉二的真名会是希腊名奥兹曼迪亚斯呢…………

14话中夏迪也将死者之书称为“ペル・エム・フルの書”,这是法国古埃及学者François Chabas使用的称呼“Le Pire-em-hrou”,来自于死者之书古埃及名称转写“rw nw prt m hrw”的发音(古埃及文原名意为Book of Coming Forth by Day或Book of Emerging Forth into the Light)。

就不能少用几个叫法吗……

阿努比斯的使徒

我是三千年的守墓的血族——阿努比斯的使徒……

阿努比斯……在古埃及是“死者之神”……!!

——遊闘13 エジプトから来たおとこ〈前編〉

身为重要的丧葬神与保护神、甚至能与君主统一的阿努比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总是被流行文化打成反派。

第13话中夏迪对金仓表示自己是阿努比斯的使徒。

……然后阿努比斯这个词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

这里提到阿努比斯或许只是因为死者之书中画了阿努比斯参与称量心脏吧。

死者之书中阿努比斯有时站在天秤旁边,有时调整天秤的平衡,并且引导通过审判的人面见奥西里斯。

如果说“来自冥界的使者”这样的概念的话,奥西里斯曾说过自己有使者带来恶人的心脏进行审判。

帝王谷

你污秽的欲望……冒渎了帝王谷Biban-el-Muluk中又一处神明沉眠的领域。
因此我将在此处制裁你!

——遊闘13 エジプトから来たおとこ〈前編〉

——DSoD中的帝王谷角峰

第十八到二十王朝的法老和贵族们不知道为什么(一说是角峰类似金字塔)突然在尼罗河西岸找了块地开始挖墓,于是形成了帝王谷。

太有名了没什么好讲的……第13话夏迪台词中的帝王谷也有“Biban-el-Muluk”这样的注音,是阿拉伯语。
下一条。

Ushabti

——遊闘17 ゲーム開始!!

夏迪就地取材,在黑暗游戏中使用的小型人偶道具。17话吉森教授办公室的书架上摆了很多这样的人偶。

也称作shabti或shawabti, 陪葬用的人型雕像。大多数都是夏迪使用的这种小型雕像,用于在来世代替死者劳作,既代表死者也代表死者的仆人。《死者之书》第六章中有关于Ushabti的记载,主要内容是给它们安排任务。

教授的办公室里还有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哦。(应该是仿品吧。)

托特之书

那些石盘的传说被记载在《托特之书》中,人们口耳相传,最终化为了塔罗牌的形式!据说这就是卡牌游戏的原点……

——遊闘129 死への生け贄!

就像西欧著名的魔术师阿莱斯特·克劳利将古埃及的《托特之书》图像化,创造出“托特塔罗牌”那样……
命运也指引着帕伽索斯·J·克罗佛多创造出了M&W卡牌。

——遊闘147 失われしカード

129话中,贝卡斯说古埃及人用封印在石盘里的魔物进行战争,后来石盘的传说被记载在《托特之书》里。147话伊西斯进一步说明,阿莱斯特·克劳利将《托特之书》图像化做出了塔罗牌。

《托特之书》指的是据称由托特撰写的古埃及文本。由于托特是智慧之神,许多文本都被归为托特名下。

阿莱斯特·克劳利写的那本同名著作是用来介绍他的塔罗牌的。不知道为什么他对古埃及特别感兴趣,致力带领大家进入荷鲁斯纪元。
多玛篇的六芒星也很可能是源自这位创办的泰勒玛。

网络上很火的那张古埃及神祇关系图有荷鲁斯和塞特生了托特一栏,作者曾说明是按自己的喜好选择的版本,当然是出自大家喜闻乐见的莴苣(生菜)。

金字塔铭文的某个版本中托特诞生自塞特,后期则是荷鲁斯的精液显现为圆盘,被托特拿走戴在头上。

托特也是拉的发言人和众神的书记员,众神依托他的语言存在,他的智慧和力量设计宇宙万物维持平衡,在冥界拥有无穷的力量。

诸如此类,名号地位都很不得了。

来世

回过神时我已经到访埃及
因为我对古埃及现世人类的灵魂在来世继续、成为永恒存在的生死观产生了兴趣……

——遊闘132 悲しみの千年眼

这副……腐朽的模样恰似一具尘埃中的人偶……
但他依然是永垂不朽的伟大法老……
他的灵魂将和名字一同永生……

而他却不得长眠……
他灵魂的哀叹化作眼泪
传达到我的脸颊上……

——遊闘13 エジプトから来たおとこ〈前編〉

132话贝卡斯的台词介绍了古埃及的生死观:现世人类的灵魂在死后前往来世,成为永恒的存在。

13话中夏迪面对木乃伊流泪,这时的台词也表达了“法老在死后永垂不朽、灵魂与名字一同永生”以及挖掘陵墓导致“死后不得安宁”的来世观。

死者的灵魂在通过审判之后前往芦苇原,在这里过着理想的与现世相同的狩猎耕种的生活,得到永恒的安宁。

芦苇原可能是希腊“至福乐土”概念的来源之一,随后延续到各宗教哲学流派。如今也是非常常见的概念。

关于来世的翻译我已经吐槽过很多次了,累了。

克尔·艾尔纳村(盗贼村)

这个克尔·艾尔纳村是盗墓者们建立的村庄,别名盗贼村!
他那样的盗贼可不少见……

——遊闘132 悲しみの千年眼

克尔·艾尔纳村,别名盗贼村,村中的民居中隐藏着通往放置记忆石盘的神殿的入口。

虽然这并不是古埃及学,这个名字是将el-Qurna音节调换而来的。Qurna村修建在新王国时期陵墓的上方,大约有300年历史,据说村民长期靠盗墓为生,因此在当地被称作盗贼村。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居下有通向古代神殿的通道是很自然的。古埃及的盗贼村则是照搬近现代的状况了。

1946年至1952年间,埃及文物部门为了杜绝盗墓现象在附近建了一座新村,然而没有什么卵用。2006年政府又修建了新址实施强制搬迁,如今旧Qurna村确实已经空了。

塞尼特棋

游戏内容非常单纯,两名玩家投掷骰子,以抵达终点为目标……
然而恐怖的是,玩家向前移动棋子时必须赌上自己的“年龄”……

——遊闘144 復讐の行方

那位有名的少年王图坦卡蒙的墓中也埋葬着“塞尼特”棋盘游戏,说明从古埃及时代开始人们就在玩游戏。

——文库版14卷后记

双六与御伽的父亲玩过的被诅咒的游戏。虽然作中没有说明,但规则和棋盘看起来都很像是模仿塞尼特棋。文库版14卷后记中也曾提及图坦卡蒙墓中出土过塞尼特棋。

“塞尼特”的意思是过关游戏。第五王朝约公元前3100年的墓葬中出土过疑似塞尼特棋的棋盘碎片。类似形状的象形文字则出现得更早,不过关于象形文字的实际含义似乎有一些争议。

那句“游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大概就是美版五千年前的法老的来源吧……

伊西斯(爱茜丝)

——遊闘146 古の石板

虽然无论是“イシズ”还是“アイシス”都和日语通用译名“イシス”有点区别……总之介绍一下吧。
中文就别提了,翻成什么的都有。

Isis是希腊名,古埃及语发音是伊赛特,象形文字的意思是王座,表现了在埃及王权传承中的伊西斯的重要地位,荷鲁斯(也就是君主)通过她获得王权。
广为人知的故事仍旧是荷鲁斯与塞特的王权争夺。另一个故事是她设计让蛇咬伤拉神,借此交换拉的真名,荷鲁斯(君主)也因此得到了拉的名字和无可匹敌的力量。

总而言之是非常强大的女神,在埃及以外的地区也有相当强烈的影响。

这个发音和角色首次出现其实是在1999年7月8日发售的GB游戏“游戏王DM2暗界决斗记”,其中有一个名为“石津直美”的隐藏角色。究竟是原作先有这个想法还是游戏角色逆输入不得而知。

另外DSoD中次元守护者卡图设计原型为戴着牛角日轮的伊西斯女神。可能是因为普拉纳都是儿童因此选取了死者与儿童的守护神的意象。

伊修达尔

星座神。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女战神,阿卡德崇拜中等同于苏美尔女神伊南娜。亚述的重要女神之一。在古埃及的记录中也有治愈女神的身份。

西部闪米特地区的对应女神为阿斯塔特。第十八王朝时阿斯塔特进入埃及神系,王权争夺的某个版本的结局中,阿纳特和阿斯塔特同为拉神的女儿,并被赐予塞特作为妻子。

看完神祇词典我明白了太阳神到底有多少个名字,然而地中海这片除了希腊罗马埃及以外我已经完全分不清哪是哪了……

王名圈

——遊闘147 失われしカード

147话中伊西斯指出石板上的王名圈(cartouche,台译象形茧)中的王名被削掉了,作中给出了括号注释“包围王名的长椭圆形”。

王名圈是一端附有直线的椭圆形,其中书写上下埃及之王和拉之子名。

……

然后翻译就真的把“cartouche”的片假名翻成了长椭圆形……
还有大然版,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我也真的见过很多翻译写漩涡花饰……

古埃及信仰中,名字是灵魂的一部分,古埃及人相信只要人的名字被念诵,死者就可以永生。相对地,被遗忘名字的人无法进入来世。

阿拜多斯王名表中从阿蒙霍特普三世到霍伦赫布之间的法老被全部除名,或许是为了消除阿顿信仰的全部痕迹。为了表明自己王权的正统性而诋毁前任统治者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不过游戏王中王名消失只是单纯的封印引发了世界修正力吧。

奥西里斯的天空龙

——遊闘147 失われしカード

冥界(Duat)的王。由于死后复活的传说也成为了谷物神以及象征重生。奥西里斯也是希腊名,古埃及语发音不是很统一。

虽然奥西里斯的天空龙和奥西里斯没有多大关系,总而言之还是荷鲁斯与塞特的王权争夺故事。

大体上是在奥西里斯身为埃及国王时,塞特为了篡位用某种方式杀死了他(后期版本中肢解)。伊西斯百般努力复活了奥西里斯,奥西里斯成为了冥界之主。他们的孩子荷鲁斯长大后从塞特手中夺回了王位继承权。

这段神话则衍生出了古埃及法老(荷鲁斯)死后成为冥界统治者奥西里斯的信仰。

但是战斗仪式里死者苏生复活天空龙被无效了呢。

此外,也有人认为艾克佐迪亚的梗是奥西里斯被分尸。

欧贝里斯克的巨神兵

方尖碑是古埃及常见的纪念碑。四面刻有碑文,顶部包裹着金银合金,代表着太阳崇拜。

不知道为什么会用方尖碑这个建筑名命名神卡。

太阳神的翼神龙

赫利奥波利斯的太阳神,最有名的太阳神之一。由于创世神的身份,拉经常与其他形态合并,例如金字塔铭文中有拉-阿图姆,死者之书中有拉-哈拉克缇-阿图姆-荷鲁斯-凯布利。比较有名的故事包括伊西斯骗取拉的名字、夜晚拉乘太阳舟穿过冥界(死亡与重生)、让女神屠杀谋反的人类等。

冥界的拉经常与奥西里斯被视为一体。

既然说到赫利奥波利斯的太阳神就顺便介绍一下阿图姆吧。

阿图姆也是赫利奥波利斯的太阳神,因此有时与拉合并称为拉-阿图姆,拉象征早上与中午的太阳,而阿图姆象征夕阳。赫利奥波利斯的神话中,阿图姆是创世神,在原始之水中的原始之丘上创造了出了自己。

记得是哪里说过古埃及单是太阳神就有七十多个还是一百多个……和拉联名/融合的太阳神能绕地球三圈。

没有念咒文时的翼神龙是球体形,这也是取自太阳神重生(太阳升起)时圆盘的意象。

翼神龙的不死鸟形态则源自同样出自赫利奥波利斯的贝努,象征着太阳、创造与重生,希腊的不死鸟一词最早来自于贝努。金字塔铭文中提及贝努是阿图姆的形态之一,中王国时期阿图姆通过拉的贝努创造自己。贝努也被视为拉的灵魂ba

暗马利克所说的阶级压制也是因为太阳神在埃及神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吧。

实际上由于奥西里斯是冥界的王(太阳神),他的地位也相当之高。例如王权斗争中,身在冥界的奥西里斯就曾回信给拉抗议应当让荷鲁斯直接继承王位(当然这也是诸多版本之一)。

虽然二元论广泛地存在于古埃及的世界观中,伊西斯所说的宇宙万物的两极性与对应的神名间好像并没有明确的联系。

图坦卡蒙

——武藤游戏有原型人物吗?

高桥:虽然和设计话题无关,里游戏的真实身份亚图姆是以图坦卡蒙为原型。图坦卡蒙的父亲是阿赫那顿,从名字就可得知他遵从太阳神阿顿信仰。但是图坦卡蒙的正确读法是Tut Ankh Amun,用阿蒙神命名。我总觉得和父亲信仰不同的神明不太自然,后来又发现图坦卡蒙的遗物中画着表示阿顿神的太阳。
这只是我的擅自推测,图坦卡蒙年幼登基,也许周围的祭司违背了他的意志掌握实权,操纵他普及阿蒙神。或许他其实想要继承父亲的意志……因此,游戏真正的名字定为“亚图姆”。

——Duel Art

文库版14卷后记和Duel Art采访证实了原型是图坦卡蒙。

其实在第十八王朝×英年早逝×除名设定出来的时候大家就都知道了吧……

图坦卡蒙真是一代传奇,为法老诅咒的都市传说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小时候听说他是被人谋杀的,后来又有人说是摔死的,再后来又变成了死于遗传病和传染病……

太有名了,下一条。

阿顿

图坦卡蒙的父亲阿赫那顿发起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改革。他宣布将此前的多神教改为以太阳神为主神的一神教,认为是太阳给予人们平等的光,断然解散军队、废止祭司制度,在宗教习惯和艺术方式上掀起了革命。
这就是所谓的阿顿信仰。
结果,改革以失败告终,埃及恢复了原本的多神教信仰。阿赫那顿死后,他的名字也被从王名表中抹杀了。
如果改革成功了的话,图坦卡蒙的名字也会不一样吧。

时代变迁,当今社会又如何呢?信仰、宗教、人种、国家特权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国家之间的战争和民族纷争接连不断。
对人们来说本是救赎心灵的神明,反而成为战争的火种,这样的事也并不少见。

——文库版14卷后记

千年宝物中包含着父亲祈愿自由与和平的遗志!

自由……和平……
别逗我笑了……
千年宝物是寄宿着善与恶的双刃剑……

——遊闘289 至高の鉄槌!!

法老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和平之光

——遊闘305 闇の支配者!!

埃及篇的台词中曾多次提及国家人民的自由与和平,并且由此引发了对于“正义”的探讨。从文库版14卷后记中很容易得知,亚图姆与阿克那姆卡农王的身上被寄托了一种对平等与和平的向往。在后记中,这种思想以图坦卡蒙父亲阿赫那顿的阿顿信仰表述了出来。

毕竟是战后世代呢……

在阿赫那顿之前,第十八王朝前期已出现阿顿信仰。阿赫那顿统治前期的宗教政策仍较为宽容,但统治后期变得相当激进,将阿顿奉为唯一神,几乎完全排挤掉了其他神明。
阿赫那顿死后,宗教信仰逐渐回归原状。第十八王朝末代法老霍伦赫布彻底抹除了阿顿信仰,拉美西斯时代早期的统治者也将阿赫那顿视为诅咒。

阿玛尔纳维齐尔Ay的墓室中的赞美诗中提到阿顿为叙利亚人提供水源、将人类分为肤色和语言不同的种族,对于通常蔑视外邦人的埃及来说是颇具开放性的新思想。

虽然动画203集的社会主义法老王看起来是个笑话,但阿顿信仰的确包含了一定程度的平等与包容性(尽管阿赫那顿和奈菲尔提蒂作为至高神与人类的媒介,无论如何也谈不上和其他人平等)。动画组大概是体会到了原作中想要表达的平等思想,结果一不小心用力过猛了。

——被封印的记忆。游戏中阿蒙霍特普时期举着日轮光线的祭司方是反派。其他场景还有阿布辛贝大神殿和哈特谢普苏特神殿之类的大杂烩。

其实早在1999年12月9日发售的PS1游戏《被封印的记忆》中,就出现过以阿顿为原型的祭司(虽然职位是毫无关联的山之祭司)。这个游戏在当时以暗游戏的过去以及高桥和希原案及故事监修为卖点,至于到底监修到什么程度就不好说了……

另外,阿赫那顿这个名字的发音Ax-n-itn实际上与阿克纳丁很接近。这个和真名的问题一起放到埃及篇再说吧。

古代神官文字 祭司体(僧侣体)

——遊闘222 神の目覚め!!

求求翻译不要照抄神官这两个字了!!

被召唤出的翼神龙的光照射时,卡面上出现的意味不明的文字。暗马利克的解说为“古埃及用于法律、文字、宗教文件,只有特别地位的人才能解读的文字”。同样的素材也用于记忆篇神官召唤怪兽时念的咒文。

日语“古代神官文字”的意思就是祭司体(僧侣体),使用的注音是其英文名称“hieratic text”,是书记员用于快速记录的文字。命名自同义希腊语,因为当时祭司体只用作宗教文字。历史上祭司体用于各方面的文件记录,古埃及平民不识字,因此只有从事相关工作的祭司和书记员能够读写祭司体。

暗马利克解说“古代神官文字”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背景却是圣书体。

动画中祭司体相关咒文的台词山根木さん根据日语字幕做过翻译,大致上是太阳神效果的译文。

追记:决斗链接全球开服三周年的咒文tag译文

至于素材的解读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吧。个人感觉是按照祭司体字母拼起来的图形……

奈赫贝特&乌加特

——遊闘257 宿命の記憶!!

——遊闘283 選ばれし六神官

——遊闘291 古の決闘!!

257话千年锡杖封印的记忆中,有亚图姆戴着鸟(秃鹫)的头饰而塞特戴着蛇的设计,不知道这一版人设保留至今到底是想表达什么。

单看造型说塞特帽子上的那个是龙也没什么问题。

而之后记忆篇中鸟被放在了爱茜丝的头上(比较像鹰),塞特则戴上了更像眼镜蛇的东西……仍旧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在埃及统一之前,奈赫贝特(秃鹫)乌加特(眼镜蛇)分别是上下埃及的守护女神。统一之后,奈赫贝特与乌加特合称为两女神,保护整个埃及。奈赫贝特被融入圣蛇(Uraeus)中,出现在法老的王冠上(例如著名的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另外,红白王冠中,红色部分代表蛇,白色代表秃鹫。法老的王衔之一就是两女神名。

埃及篇中王宫内王座两边的墙上绘有荷鲁斯之眼与戴着红白王冠的蛇的图案,这条蛇也是乌加特。

祭司的头上戴这些没关系吗……虽然也不能说那些真的就是王室的鸟和蛇……认真我就输了。

说到这个的话,之前也说过,塞特的帽子怎么看都是Khepresh吧……

前部装饰着蜷曲的圣蛇的蓝色王冠。没有出土过实物。新王国时期的绘画中,法老经常会在战场上和仪式中戴着它。

比如说Beit El-Wali那个拉美西斯二世的壁画……
塞特穿成这样真的没关系吗。

还有玛哈德头上的那个有点儿像牛角日轮。

牛角日轮是人类形态的哈托尔的头饰(以及Uraeus),新王国时期伊西斯与哈托尔开始联系在一起,因此也出现了伊西斯戴着牛角日轮的形象。另外阿匹斯和Mnevis公牛神的牛角间也托着日轮。

埃及篇中王座顶端的装饰是牛角日轮,DSoD最终幕强烈的日光来自于这个日轮。

ペレト・ケルトゥ死者への祈り

——遊闘263 勝敗を分かつ魔物

263话。转写不太好判断的部分还是写日语吧,直译给死者的祈祷。

之前提过了,在推上看到山根木さん的资料上解释了prt-xrw作为“语言的供品”也就是“祈祷”。

prt-xrw通常与“t Hnqt”连用,构词为prt(死者)xrw(声音)t(面包)Hnqt(啤酒),即使语义本身不包括面包啤酒也会这么书写。

tw这个音……感觉应该是这个象形文字只念到tw(t的复数)没有念出Hnqt……吗?

具体的象形文字的用法和演变可以用“prt-xrw”和“verbal”“voice”之类的关键词查找。语言学看得我很头痛,少说少错。

友へケネメス

——遊闘263 勝敗を分かつ魔物

263话。

xnms,动词/名词,朋友,友情。

简单粗暴,比上面那条亲切多了。

卡纳克神庙

——遊闘283 選ばれし六神官

之前也说过王宫的原型是卡纳克神庙,石板神殿的原型是古王国时期的太阳神庙。查一查平面图就能理解了,没有什么好谈的,下一……

DSoD结尾镜头朝向王座方向时,从柱子的受光面看来似乎还有来自上方外部的光源,后面的部分似乎没有屋顶。阿赫那顿为阿顿修建的神庙与此前的阿蒙神庙不同,基本上是完全露天的,为了接受阿顿的日光。

不过我觉得美术偷懒复制了另一边的稿子的可能性比较大,就当做闲谈吧。下一条。

荷鲁斯

——遊闘279 千年の秘宝!!

——遊闘291 古の決闘!!

——遊闘320 究極!!闇・R・P・G!!

——遊闘328 世界崩壊!!

279话双六的王墓探险。这一话中说明了古埃及“王的神性”“王是荷鲁斯”“荷鲁斯有鹰的形态”“荷鲁斯是道路开拓者”等等概念。

为了取材休刊了一个月之后疯狂科普的一话。诸如“墓室的诅咒”的常见概念就不作说明了。

荷鲁斯有鹰头人身或者完全的猎鹰形态。在各种文字版本中有种类繁多的变体,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所谓的“王是荷鲁斯”。

如同之前提到过很多次的王权争夺的故事,荷鲁斯经由众神审判获得了埃及的王权,因此荷鲁斯与法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前王朝时期晚期的统治者们是“荷鲁斯的追随者”,上下埃及统一后,统治者是荷鲁斯本人,也就是现世的(活着的)荷鲁斯。法老的王衔之一为“金荷鲁斯名”。

由于太阳崇拜的影响,法老又为拉之子,荷鲁斯的太阳神形式也与法老产生关联。荷鲁斯的太阳神形态之一就是哈拉克缇,常见装饰鹰翼日轮也是其形态之一Horus of Behdet的象征。

埃及篇中王座背后也有类似于王墓中的荷鲁斯的雕像,鹰的上方则是鹰翼日轮。黑暗RPG中,暗游戏灵魂坐的椅子侧面画着戴着圣蛇日轮的鹰头神(巴库拉的椅子上则是阿努比斯),背后摆放了荷鲁斯的坐像。DSoD末尾部分在塔门的门楣上也绘有鹰翼日轮。

实话说我不知道这个简笔画到底是拉还是阿图姆还是哈拉克缇还是荷鲁斯还是凯布利还是他们的排列组合……肯定是太阳神没错。巴库拉那边从知名度上来讲尖耳朵的应该只会是阿努比斯了……阿努比斯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这两张椅子上神的面前还画了莲花和摆着祭酒瓶的祭台,这是死者之书上经常出现的图案。

在阿赫那顿这样比较极端的宗教体系下法老就不是荷鲁斯了。但仍旧是太阳崇拜所以还是太阳神。

“开拓道路”(这一称号通常与胡狼神有关)的说法应当是来自于沙巴卡石上记载的孟斐斯神话体系,在这一王权裁判的版本中,盖布神原本将上埃及判给塞特,下埃及判给荷鲁斯,但随后修改判决。这时盖布将荷鲁斯称为“上埃及的胡狼”和“道路开拓者”,这是指上埃及的胡狼神Wepwawet,而荷鲁斯常与Wepwawet统一。此外,荷鲁斯与胡狼神的联系也体现在荷鲁斯与阿努比斯的融合Heru-em-Anpu中。

这一话的机关中还提到了雕像总是左脚向前以表示绝对尊敬、献出左胸的心脏。古埃及站姿的雕像总是左脚向前,因此有人提出了上述猜想。同样地,也存在许多其他猜想,例如书写方向的影响,平面绘画到立体的转换,或者因为心脏在左胸所以代表力量。

这个问题还引发了对于DSoD中守护神官玛哈德的姿势的疑问,DSoD后半部分的制作显然比前半仓促得多,但也不能就以此断言是作画失误吧。

魔物=精灵ka&ba

——遊闘285 盗賊王バクラ!!

——遊闘310 白き龍の目覚め!!

进入埃及篇后开始大量使用的词汇,“魔物”“精灵”“精灵兽”等卡牌怪兽的对应在古埃及被一律称为“ka”,“魂”则读作“ba”。根据西蒙和塞特的介绍,ka是普通人看不见的生命能量,少数人能够通过ba的力量使它具现化。ka是心的映射,善良的心中诞生精灵ka,邪恶的心中诞生魔物kaba的强弱决定精灵ka魔物ka的强度。

我又怎么能想到,写了七千多字才写到最开始研究的部分呢!?

日语读写不统一太麻烦了,由于这部分概念无法用单一词汇翻译,以下统一使用发音。

古埃及人认为人类由多个元素构成,相关概念包括肉体、心脏(haty & ib)、名字(ren)、ka、ba、影子(shwt)、以及akh。其中ka是一种生命能量,从人出生时出现,相当于他的复制(double)。人死后ka继续存在,通过墓室壁画上绘制的供品获得能量。ka作为精神力和生命力,在王室中被视为由父亲传递到长子也就是继位者的身上,金字塔铭文中有奥西里斯(父)表现为荷鲁斯(子)的ka描述。

ba则是一种精神上或灵魂上的概念,包含了能够体现个体独立性的所有非物质的属性。ba代表着移动、会话与变化的能量。在人死后,ba让人得以前往神与祖先所在的冥界,同时仍旧与现世保持联系。ba拥有强大的力量,神的ba可以化身为各种动物、物品或其他神,例如身为现世神的法老的ba在死后变换形态升入众神所在的“天堂”,阿匹斯可以是普塔或奥西里斯的ba。

人死后,各个元素互相分离。早期有着“ba/akh飞向天空,身体留在地上”的描述,新王国时期,死后信仰更加复杂,分为了“天堂”和“地下世界”,但死者仍在现世存在,“ba在天上、身体在Duat、雕像在神庙中”。这是源自太阳每日的运转,白天穿过天空,夜晚进入冥界。奥西里斯的尸体……

打住打住,本条不是介绍死后信仰的……

如上所述,怪兽召唤系统基于以上概念构成。用ba的力量具现化ka,召唤出的自身的ka能够反映出召唤者的个性。

虽然西蒙的介绍中将ka以善恶划分为了精灵和魔物,实际上从盗贼王巴库拉拥有精灵兽(《千年之书》中提到这是因为巴库拉坚信自己的行为才是善和正义)、白龙(神)起初被称为魔物、以及单行本完结后记与文库版后记中的善恶观中可以得知,精灵和魔物如同善恶一样是不存在界限的。

通常人可以用ba操纵寄宿在体内的魔物ka……
但是那条白龙就是那个女人离体的ba!!
如果让她从假死状态苏醒,恐怕白龙就会消失!!

——遊闘311 白き龍の器

说到白龙,“琪莎拉的ba是白龙”应该就是源自上述神的ba的化身的概念。由于只有人死后ba才能分离,才有了只在琪莎拉失去意识或死亡时白龙才能显现的设定。

阿克那姆卡农王为亚图姆留下了石盘的精灵哈桑,或许也与ka的传递性有一些关系。

ka的概念也不仅限于人类,例如芦苇原也被描述为尼罗河三角洲的ka。

知道这一点的话就明白为什么波巴沙(→哈桑→石盘的精灵)身上会有千年神器形状的洞了吧。虽然文库版修正成金属装备了。

之前说明过次元决斗规则与古埃及规则类似,全英文的DLS系统中怪兽召唤界面上有spirit一栏,这是因为在非音译的情况下,英语通常将ba译作“spirit”。日语自然是写作“魂”。

另外是之前提到的生命之符(ankh),虽然ka有时也被称为生命力,但是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比起单纯的能量,ka更接近于一种独立的有形的存在。ankh则是用于表述生命的符号,壁画中常有神赋予人“生命的气息”(breath of life)也就是ankh的场景,阿顿的日轮光线末端附有ankh。而梵语普拉纳也是类似的生命能量概念,在中日文中均被称为“气”或“气息”。

(对,这一句是在打脸,我甚至不知道我当时为什么会想到ka。)

Deir el-Medina

——遊闘284 邪悪なる影

284话西蒙透露亚图姆的陵墓交给了Deir el-Medina的专业人士,正顺利建造中。

看这个构词就是阿拉伯语啦。

Deir el-Medina位于帝王谷,古埃及语名为Set Maat,意为真理之地。第十八王朝至第二十王朝期间,这里居住着古埃及最好的工匠,负责修建帝王谷的陵墓。拉美西斯十一世统治期间,盗墓和战乱导致村庄荒废。Deir el-Medina的遗址中留下了大量工匠日常生活的记录。

魔力heka

——遊闘284 邪悪なる影

字面意思,用来表示召唤者的魔力。

heka既可以视为魔法的力量也可以视为人或神的一部分,金字塔铭文中曾有heka位于腹部、法老吞食其他神与人类的描述。heka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宗教仪式、治愈与诅咒、保护国家不受侵害、保佑土地丰饶。这种力量也被拟人化成为了名为Heka的神。

“魔力”这个汉字写法已经很清晰了,不赘述了。

神的名下

——遊闘289 至高の鉄槌!!

289话中,西蒙对亚图姆召唤出了巨神兵感到十分震惊,并说没有人知道守护王宫的三幻神的真名,只有被选中的法老才能继承神之名操控三幻神。

之前也说到了名字的力量、名字是人的构成元素之一、以及伊西斯和荷鲁斯(法老)通过拉神的真名获得了无穷的力量的故事。
古埃及人认为名字与ka、ba等同为非常重要的元素。魔法和咒语通过名字施加在个体身上,假如名字被破坏,名字的主人也随之灭亡,神也不能幸免。因此每位神拥有许多名字,但真名不为人知(尽管伊西斯和荷鲁斯知道了拉神的真名)。历史上王名表中的名字被抹去也是因为抹掉名字被视为抹消人的存在。

因此作中出现了只有知晓真名的人才能召唤三幻神的设定。

但是为什么这么重要的神的真名会被轻易地刻在石板上,三千年后做成卡片人尽皆知啊……

精灵kaba融合

——遊闘293 黒き奥義!!

293话玛哈德以自己的生命为祭品发动最终奥义,将精灵kaba融合。之后玛哈德以黑魔导的姿态被召唤出来,并在313话中说到自己在冥界修炼。

人死后,分离的ka和ba再次结合,转化为akh进入冥界,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元素之一akh。通常解释为“光辉的灵魂”“被祝福的死者”,也就是通过了审判在冥界永生、成为更为高等的存在的死者,拥有神圣的力量。
Akh并不会停留在坟墓之中,假如祭奠仪式中祭司召唤邀请死者的ba或akh,他必须借助“身体”,例如雕像或假门(现世与来世的连接点)来到坟墓。

我觉得玛哈德的最终奥义大概就是跳过了死后一系列复杂的过程,直接触发了akh送进冥界了……

現人神

意思是在现世以人的姿态出现的神。可能是因为很容易从字面理解,不乏直接写作“现人神”的情况,没有找到对应的词汇。

——遊闘303 闇を切り裂く力!!

——遊闘305 闇の支配者!!

——遊闘333 王の名のもとに!!

303话中神官夏达为了避免亚图姆再次受伤危及生命,劝说他收回力量用尽的天空龙,表示对于人民来说法老是“现人神”“散发着希望之光的太阳”。对此亚图姆回答“我不是神,但也不是容许令人们陷入黑暗的敌人的人(直译,读起来比较奇怪)”,仍旧以天空龙作为诱饵。

305话不死鸟击退迪亚邦多后,士兵和村民感叹法老带来了和平之光。之后亚图姆失去意识(记忆中断)时,记忆世界陷入了漫长的黑暗。

333话中则有“正义在神的名下,王也是神——”这样的台词。

前文已经多次介绍过古埃及法老“现世神”的身份以及与太阳神和其他众多神明的联系,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虽然是没有太大关联的话题,前文中说阿赫那顿统治后期的宗教政策中几乎完全排挤掉了其他神明,在这个“几乎”以外的几位神明之一就是拉神。阿赫那顿的王衔中保留了拉的名字,阿顿与拉(拉-哈拉克缇)之间也存在重要关联。

哈拉克缇

——遊闘333 生き残りし者

Horakhty/Harakhti/Heru-Khuti,即使在西文中写法也非常多。作中是三幻神在王之名下统一而召唤出的光之创造神。

哈拉克缇名字的意思是“两条地平线上的荷鲁斯”,希腊人将它称为Harmachis。太阳神拉的主要形态之一,代表着太阳从升起到日落,之后与拉融合,也有与阿图姆(此处为日落神)或凯布利融合的版本。除了太阳神的身份以外,哈拉克缇也被认为创造了自己。图特摩斯四世在狮身人面像下树立了记梦碑,碑文记录了哈拉克缇-拉-阿图姆-凯布利出现在他的睡梦中,授予他埃及的王冠。

一言以蔽之就是古埃及的无数个太阳神以及无数个太阳神创世的故事之一……

这么看来其实这是一个在一位太阳神的名下结合了冥界的太阳神、太阳神的象征和太阳神召唤出了另一个太阳神的故事……

顺带一提,次元海市蜃楼卡图上浮雕的原型就是记梦碑的浮雕。

アテム

——遊闘333 王の名のもとに!!

𓄿𓏏𓇋𓅓𓅱(部分系统可能无法显示该字体)

包括我自己在内,我觉得我至少见过十个人在对这几个象形文字产生好奇心后,查了一下所谓的古埃及语字母表,得出了Atimw之类的结果,心想这啥玩意……

后来我发现这确实依照字母表,只不过不是古埃及文-英文的字母表,而是古埃及文-日文的字母表,也就是𓄿(ア)𓏏𓇋(テ)𓅓𓅱(ム)。

这个问题涉及到象形文字的转写以及“古埃及语的发音”到各语言之间的转换。由于象形文字字形复杂,为利于研究发表,出现了由象形文字到西文字符间的转写(transliteration,转写与音译不同)。由于古埃及语语言结构以及书写时不书写元音,从书面文字上无法判断它们的真正读音。在现在的表述中,通常会在辅音间插入固定元音进行发音,上文曾说过的死者之书又被称作“Pire-em-hrou”,就是“prt m hrw”辅音中插入/e/音后在法语中的近似。

上面的Atimw也是象形文字的转写方式之一,虽然看起来差很远,其实根据以上转写发音规则,和アテム是差不多的。

阿赫那顿的名字Ax-n-itn,英语通常将x这个辅音写作kh,所以你会经常看见阿克那顿、阿肯那顿、埃赫那顿、埃赫那吞等等五花八门的译法……“阿克纳丁”这个名字怎么看都只是微调了一下末尾音节而已(而且是原本就不存在于文字中的元音)。

编辑被坑现场:

SJ:“Atem”这个古埃及名字是根据发音还是含义取的?
高桥:含义。(编注:Atem是古埃及的神)

——美版Shonen Jump 2007 issue 12

那么回到这个古老的问题:アテム这个名字来自于哪个神。

当然,文库版和其他采访中已经数次强调过与阿顿的联系。在此之前海内外不乏将其依照阿图姆神翻译,这在当时并不能说是误译,因为阿图姆的“itm(w)/tm(w)”本身就有Atum/Atmu/Tem/Tum/Atem等许多写法,在日文中也的确可以写作アテム。上文也介绍过由于古埃及信仰本身的性质,许多神的属性之间存在重复或合并,在文库版14卷后记之前又有谁能想到这个命名舍近求远来自于阿顿呢。

在知道这一点后,由アテン到アテム的修改倒是符合修改词尾发音的用梗习惯,例如此前提到的《被封印的记忆》中祭司和守卫的命名,以及方界卡名中的印度神名。

古埃及文-日文字母表详情请搜索“ヒエログリフ五十音図”。

死者的国度

——遊闘337 ナイルを越えて!!

337话中,伊西斯在船上说“日落的西岸是死者的国度,王的灵魂期待着新的太阳升起”。

古埃及人认为西方是死者的国度,墓地大多位于尼罗河西岸,也就是太阳神夜晚沉入冥界的地方,帝王谷也是如此。
上文提到过拉在夜晚的死亡与重生。拉进入冥界后被视为死亡,与奥西里斯合并,成为“冥界之主”“西方之首”,为冥界带来短暂的生机。夜晚的太阳舟中的拉为公羊形态,清理叛乱,击败阿佩普(阿波菲斯),最终重获新生在东方升起。

不过我觉得在这里比重生更重要的是新旧交替的意思,没有日落又怎么能见到日出呢。

仪式

古埃及的生死观基于以下两点:死亡是生命的短暂中断而非终结;以及通过特定方式可以获得永生,包括对神明保持虔诚、保存肉体(木乃伊化)、放置雕像以及墓葬用品。墓葬仪式让死后分离的各个元素重新结合获得永生,保证它们不受侵害。最简单的仪式是将死者与墓葬用品一同埋葬,复杂的王室礼仪包括修建神庙、由祭司定期供奉多种供品等等。

无论是ka、ba的不朽还是拥有强大力量的“被祝福的死者”Akh都建立在正确的墓葬的仪式基础上。例如通常由长子或继任者进行的开口仪式令木乃伊和雕像成为死者的ka的容器,使各个器官恢复功能,这样死者才能通过审判,得以在来世生活。(刺客信条起源的芦苇原(Aaru)地图中有一个支线任务是委托人的妻子真名暗中变更,而死后依照原名进行了仪式,导致他的妻子无法来到芦苇原。)

所以说玛哈德的最终奥义在肉体被破坏的情况下进入冥界是特殊案例……与千年神器有关的部分全部都是特殊案例了。

冥界之门

——遊闘337 ナイルを越えて!!

虽然“冥界之门”这个词在埃及篇开头已经出现,但是一直承担着召唤佐克之类的任务。直到最终话它才真正起到了陵墓中的假门的作用。

墓室或者葬祭殿中的假门为生者与死者的连接,大多朝向东方,门前可以摆放供品。死者的灵魂会通过假门离开或进入墓室。门上刻有铭文,有些门旁绘有死者的ka踏出门的图案。

历法

《千年之书》中为埃及篇的部分角色设置了生日,不过是用古埃及历法(civil calendar)写出的,分为洪水季、播种季和收获季三个季节,每个季节四个月,每月30日。

理论上来说从《千年之书》的信息无法计算出公历日期。这种历法以天狼星升起为标记,显然恒星的周期与公历存在偏差,在现代公历计法中并非固定,不知道具体年份就无法换算为公历。

但这只是理论上,因为编写《千年之书》的毕竟不是古埃及人。

所以只要找一个以7月19日(这个对应日期来自于儒略历公元前139年)为洪水季第一天的“换算日历”,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公历生日了。至于为什么会选择这一种换算,因为作中有且仅有两名角色确认过与三千年前是同一人,而在这个计算方式下他们在三千年前后的生日保持一致。

此外按照该计算方式,爱茜丝的生日是4月4日,盗贼王的生日是9月1日。可能是一日24小时导致的日期偏差,也可能间接解释了三千年前的角色与现代角色之间的关系。

顺带一提,在欧美(以Wikia为例)则有另一套流传甚广的换算方式,从日期计算方式看来应当是来自于科普特历(亚历山大历)。虽然科普特历的确由civil calendar演变而来,拥有相同的季节与月份名称,用科普特历计算新王国时期的日期实在没什么道理,从换算结果就知道偏差接近两个月了。

其他古埃及词汇

  • ディアハ(決闘):可能是来自于aHA,意为战斗,di不明;
  • ウェジュ(石版):可能是来自于wD,意为石碑;
  • ムウト(死ね):mwt,死,死者;
  • ジェセル(光創生):可能是Dsr或Dsrw,意为神圣、神圣的,也可能是某个我至今没找到的创世相关的词汇。

不那么古埃及的词汇

ターメイヤ

《千年之书》,亚图姆喜欢吃的食物,日文注释是蚕豆可乐饼。

虽然一开始说不谈日常生活,既然《千年之书》里提到了就也说一下吧。

片假名音译自Ta’meya,具体语源不明。
主要材料是蚕豆,以及其他一些蔬菜。做法是蚕豆和其他材料打成泥调味做成饼状然后油炸,除了食材以外和可乐饼的做法类似,因此注释是可乐饼。

现在的中东风味餐馆里有道菜叫做falafel,和这个比较接近。
我觉得味道和炒豆丝一模一样……单纯不做作的豆味。

バターレック

《千年之书》,亚图姆讨厌吃的食物,日文注释是盐渍乌鱼子。片假名音译自阿拉伯语(buṭariḫ بطارخ)。

谷歌告诉我这个词的意思是鱼卵(hard roe),伟大的谷歌。

がちょうのエッガ

《千年之书》,西蒙喜欢吃的食物,日文注释是鹅蛋欧姆蛋。片假名音译自阿拉伯语(ejjeh عجة)。

我觉得这个东西看起来就是菜脯蛋(虽然菜有点奇怪)……

マームール

《千年之书》,爱茜丝喜欢吃的食物,日文注释是水果饼干。片假名音译自阿拉伯语(ma'amoul معمول),一种有馅儿的饼干,内馅通常是椰枣和坚果类。

ジョルバ・アッツ

《千年之书》,卡利姆喜欢吃的食物。片假名音译自阿拉伯语(shorbat adas شوربة عدس)。小扁豆汤。

モルヘーヤスープ

《千年之书》,夏达喜欢吃的食物。片假名音译自阿拉伯语(mulukhiyah ملوخية)。黄麻汤。

ハトのマハシ

《千年之书》,阿克纳丁喜欢吃的食物。日文注释为烤全鸽……但查了一下实际上是酿鸽子的意思,馅料是炒饭之类的东西。片假名音译自阿拉伯语(mahshi محشي),酿鸽子似乎还有个专门名称hamam mahshi。

ホモス

《千年之书》,盗贼王讨厌的食物。日文注释为鹰嘴豆泥。片假名音译自阿拉伯语(ḥummuṣ حُمُّص)。

阿拉伯语都是我随便谷歌的。总之以上全都是现代中东菜系中常见的阿拉伯语,不妨找个中东菜馆尝试一下。


参考资料:

  • Budge, E. W. (1908). Egyptian Religion: Egyptian Ideas of the Future Life.
  • Budge, E. W. (1967). The Book of the Dead: The Papyrus of Ani in the British Museum. Courier Corporation.
  • Budge, E. W. (1969). The Gods of the Egyptians. or Studies in Egyptian Mythology.
  • Hart, G. (2006). A dictionary of Egyptian gods and goddesses. Routledge.
  • Lichtheim, M. (2006). Ancient Egyptian Literature: Volume I: The Old and Middle Kingdoms (Vol. 1).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 Mahmoud, R. A. (2016). Old Gourna: Redefining Sustainability in Vernacular Architecture/Urbanism.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34, 439-452.
  • Shaw, I., & Nicholson, P. T. (2008). The British Museum Dictionary of Ancient Egypt. British Museum Press.
  • Te Velde, H., & van Baaren-Pape, G. E. (1967). Seth, god of confusion.
  • Wikipedia contributors. (2018, November 14). Composition de l'être dans l'Égypte antique. In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trieved 22:40, December 11, 2018, from http://fr.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Composition_de_l'être_dans_l'Égypte_antique&oldid=153945952.
  • Wilkinson, R. H. (2003). The complete gods and goddesses of ancient Egypt (pp. 103-11). New York: Thames & Hudson.